第一百一十二章叩门-《小太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个礼部尚书,怎么满嘴脏话。”

    “老子愿意,怎么不服?要不来打一架。”

    书房里不时传出两人的对骂声,幸亏这里先前被人赶走了仆人,要不然这一场惊世的对骂要不了多久,就会出现在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胡闹过后的两个人,一个从椅子上起来,站在书桌前面,一个趁着这等好机会,急忙占据这唯一的椅子,坐在上面,一脸的得意。

    张居正看了一眼,摇摇头,从后面的书架上拿出一本早就拟好的奏折,手中拿着毛笔,将心中所想的两个字添了上去。

    永和。

    张居正做完这一切,将奏折放回到原来的位置,抬头看去,姚先知将酒坛子放到脚边,神色有些凄凉。

    “能不能不死啊。”

    张居正微笑道:“这话对我说没用。”

    对谁说有用,两、个人心知肚明,一个不愿意说,一个说了没有用。

    姚先知大口喝着桂花酿,嘴角处,不少的桂花酿流下,将姚先知前面的衣衫浸湿。

    真他娘的苦,一点也不像十年份的桂花酿,倒像是长安城的桃花酿。

    “前几日你去找魏老国公,他老人家怎么说?”

    张居正从后面的书架之上,拿出一本毫不起眼的书本,上面不过是自己平日里摘抄的诗句,比如那句当年太宗皇帝在酒后,夸奖魏老国公的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”,就让这位多年不曾读书的张宰相颇为喜欢。

    “我去找老国公的时候,老国公先是拒绝了,因为他不想让自己死后去下面无颜面对先帝。”张居正手中握着毛笔,在书本上面缓缓写下一行字。

    “但是过几天老国公就改变了想法。”姚先知倒是有些疑惑,为何老国公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注意,“按理来说,老国公第一次拒绝了,就不应该改变自己的决定了,但是为何?”

    “因为老国公的二儿子从北边回来了,因为朝堂上有人克扣了北面边军的粮草。”

    “他拿着老国公的佛珠,再加上他那个北部边境任大将军的二叔,徐天亮的亲笔信,所以我让他站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张居正指了指姚先知现在的位置,“就在这,那小子一身的傲骨,是个不错的将才,但是可惜,老国公一门,老大是个饭桶,当年就被我丢在闲职上等死。”

    “老二还算不错,这些年在北部打了几场漂亮的仗,将来一个将军是跑不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